种植牙到底值不值得做?一篇讲透口腔种植的利弊与选择
老张近很苦恼——三年前缺的右下后牙一直用假牙凑合,现在邻牙开始松动,吃稍硬的东西就疼。像老张这样的情况,口腔医生往往会建议考虑种植牙。但网上有人说"种牙是暴利",有人说"种完能用一辈子",究竟如何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这个让无数缺牙患者纠结的问题。

别被名字骗了,种植牙其实是"仿生牙根"
很多人以为种植牙是把现成的牙齿"种"进牙龈,其实它更像搭房子。医生会在牙槽骨里植入钛合金的"地基"(种植体),等它和骨头长牢后,再装上连接件和陶瓷牙冠。整个过程有点像在工地打桩基→立柱子→盖屋顶,只不过尺度到毫米级。
这种设计大的优势是能阻止牙槽骨萎缩。传统假牙只是"浮"在牙龈上,骨头会因为缺少咀嚼刺激慢慢流失。我遇到过戴假牙五年的患者,原本能种牙的位置后连植骨手术都做不了,特别可惜。

三类人适合,两类人要慎重
适合种植牙的是单颗牙缺失的中青年,骨量充足愈合快;其次是多颗牙缺失但不愿磨邻牙的患者;全口牙缺失的老年人现在也能用All-on-4等半口种植技术改善咀嚼。
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、骨质疏松患者需要谨慎。上周有个阿姨空腹血糖11mmol/L非要种牙,结果术后创口感染,白遭罪还浪费钱。吸烟人群也会降低30%,想种牙好提前三个月戒烟。
价格差异大,关键看这三个部件
市面上从3000元到3万元的单颗种植牙都有,差价主要来自:
1. 种植体:欧美系品牌骨结合更稳定,像诺贝尔、士卓曼的临床数据跟踪了30年;韩系性价比高,适合预算有限的年轻人
2. 牙冠:全瓷冠通透度接近真牙,金属烤瓷用久了可能牙龈发黑
3. 医生技术:同样的种植体,操作能减少术后肿胀、降低松动风险
记住一个公式:合理价格=种植体成本×2.5(含检查、手术、复诊),明显低于这个数的要警惕二手植体或"速成医生"。
术后维护比种植更重要
很多人以为种完牙就一劳永逸,其实它比真牙更需要保养。建议:
• 术后24小时不能刷牙,但要用漱口水预防感染
• 三个月内避免用种植牙啃苹果、嗑瓜子
• 每年要做清洁,清除普通牙刷够不到的菌斑
• 吸烟会加速种植体周围炎,好能戒掉
临床数据显示,规范维护的种植牙20年存活率超90%,但疏于护理的可能5年就出问题。
这些常见误区,你中招了吗?
误区1:种牙特别疼?
现在有电脑导板微创技术,很多患者反映比拔智齿轻松,术前也会打麻药。
误区2:老年人不能种?
只要血压、血糖控制良好,80岁也能种。上周刚给79岁的退休教师完成半口种植。
误区3:种牙能管一辈子?
目前长临床记录是瑞典患者使用52年,但大多数人需要15-20年更换牙冠。
给犹豫者的实用建议
如果你在纠结要不要种牙,可以这样做:
1. 先拍CBCT看骨量,50%的者其实需要先植骨
2. 对比3家机构,重点看医生是否有中华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认证
3. 要求查看包装未拆封的种植体,扫码验真伪
4. 雨季或春节前避开种牙高峰,医生时间更充裕
后提醒:再好的假牙也不如原生牙,大家一定要每天认真刷牙、定期洗牙。如果已经缺牙,越早修复选择余地越大。关于种植牙还有什么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会一一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