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真的有必要吗?听听牙医的5个良心建议
近闺蜜神秘兮兮地跟我说:"你猜我今天干嘛去了?洗完牙感觉像换了张嘴!"看着她一口大白牙,我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发黄的牙齿。作为一美行业摸爬滚打10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跟大家这个看似简单却藏着大学问的洗牙项目。
为什么天天刷牙还要洗牙?
每天早上对着镜子认真刷牙的你,可能不知道牙菌斑这个狡猾的小东西。就像厨房瓷砖缝里的顽固污渍,即使用力刷也很难清除。牙医朋友告诉我,即使刷牙,也刷不掉那些藏在牙龈线以下的牙结石。
上周陪老妈去洗牙,亲眼见识了她的"战绩"——那些黄褐色的小石块从牙龈缝里掉出来时,我俩都惊呆了。牙医说这就是长期堆积的牙结石,已经悄悄让牙龈萎缩了2毫米。
关于洗牙的3大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张女士上次洗完牙抱怨:"感觉牙缝漏风!"其实这是错觉。就像积雪融化后露出原本的地面,洗掉的结石让真实的牙缝现形而已。
误区二:洗牙特别疼
现在的超声波洁牙设备早就升级了,像我们机构用的瑞士EMS设备,敏感的人可以选择舒适模式。大部分顾客反映就像指甲轻轻划过牙龈的感觉。
误区三:洗牙越勤快越好
牙科李医生说,普通人一年1-2次足够,抽烟喝茶的人可以3-4次。有位顾客每月都来,结果把牙釉质洗薄了,反而得不偿失。
洗牙全过程大
上周我亲自体验了次标准洗牙流程:
1. 先拍口腔内窥镜,看到自己牙齿背面的茶渍我自己都脸红
2. 温柔的护士小姐姐用超声波探头轻轻震动,那些藏在牙龈下的结石像碎芝麻一样往下掉
3. 抛光时用的薄荷味抛光膏,感觉牙齿在"做SPA"
4. 后涂氟保护,牙齿表面形成透明保护膜
全程40分钟,惊喜的是发现了两处早期龋齿,及时补牙省了后面大笔治疗费。
洗牙后要注意的5件事
刚洗完牙那几天确实要特别注意:
• 48小时内别喝咖啡、红酒这些染色
• 遇到冷热敏感很正常,就像皮肤去角质后暂时脆弱
• 建议使用感牙膏过渡两周
• 洗牙后出血?可能是牙龈炎的信号
• 关键是保持正确刷牙方法,否则三个月后结石又卷土重来
不同人群的洗牙方案
准妈妈们注意:孕中期是佳洗牙时间,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牙龈炎。上周接待的孕24周的刘女士,洗完牙后牙龈出血明显好转。
戴牙套的小伙伴:建议每3个月做次深度清洁。正畸科医生说过,80%的牙套族都有不同程度的牙龈问题。
抽烟人士:好选择喷砂洁牙,对烟斑特别有效。先生每年洗两次牙,配合戒烟,现在牙齿比五年前看着还年轻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与其花大价钱做牙齿美白,不如先把基础清洁做到位。我们医院经常遇到花几千块做冷光美白的顾客,结果一检查满口牙结石,大扣。记住,健康的牙齿本来就应该是淡淡的米白色,那些像A4纸一样白的牙齿,反而可能是过度治疗的信号。
如果你已经两年没洗过牙,现在就可以打开地图搜索"正规口腔医院"了。毕竟,给自己的牙齿做次大扫除,可能比买支新口红更值得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