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看什么病?家长必须知道的6个常见问题
上周带5岁女儿检查牙齿,发现她后槽牙已经有三个小黑点。儿童口腔科医生告诉我,现在每10个孩子里就有7个存在不同程度的蛀牙问题。作为家长,我们往往等到孩子喊牙疼时才想起看牙医,其实儿童口腔问题越早干预越好。
儿童口腔科与普通牙科的大区别,在于专门针对0-18岁生长发育期的牙齿问题。这个年龄段的牙齿就像正在建造的房子,基础打不好会影响一生。今天就和大家儿童口腔科那些家长该知道的事。
一、什么时候该带孩子看儿童口腔科?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,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该做次检查。国内也推荐:
- 1岁前完成首诊
- 每3-6个月定期检查
- 发现以下情况立即就诊:
- 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褐色斑点
- 吃东西经常塞牙
- 乳牙松动超过1个月未脱落
- 新牙长出但乳牙未掉
二、儿童口腔科常见5类问题
1. 蛀牙(龋齿)
3岁幼儿患龋率高达50%,很多家长误以为"乳牙坏了不用管"。实际上,乳牙蛀牙可能:
- 影响恒牙发育
- 导致牙齿排列不齐
- 引发颌面部发育异常
2. 乳牙滞留
就是"该掉不掉"的乳牙,门诊中约30%孩子会遇到。恒牙在乳牙旁边"另辟蹊径"长出来,形成难看的双排牙。这种情况需要:
- 及时拔除滞留乳牙
- 给恒牙腾出正常生长空间
3. 牙齿排列不齐
除了遗传因素,更多是这些习惯导致:
- 长期用奶瓶喝奶
- 爱咬手指/铅笔
- 习惯性吐舌头
黄金矫正期是8-12岁,此时颌骨可塑性强。
4. 牙齿外伤
小朋友摔倒磕到牙齿很常见,正确的应急处理能挽救牙齿:
- 完全脱落的牙齿要捡起(捏住牙冠部分)
- 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
- 30分钟内赶到医院
5. 牙齿发育异常
包括多生牙、缺失牙、畸形牙等,需要的正畸评估。
三、家长关心的3个日常护理问题
1. 刷牙从什么时候开始?
出牙前就可以用纱布清洁牙龈。颗牙萌出后,就要使用婴儿牙刷。记住这个口诀:
"三岁前家长刷,六岁前刷,十岁前检查刷"
2. 乳牙也要用牙线吗?
当两颗牙齿挨在一起时就需要用。儿童牙线棒比普通牙线更方便操作,建议每天睡前使用。
3. 窝沟封闭有必要做吗?
相当于给牙齿穿上"防护服",能降低80%的窝沟龋发生。佳时机:
- 3-4岁:乳磨牙
- 6-8岁:恒磨牙(六龄齿)
- 11-13岁:第二恒磨牙
四、带孩子看牙的实用建议
- 心理准备:提前用绘本或动画让孩子了解看牙过程
- 时间选择:上午就诊孩子配合度更高
- 行为引导:避免说"不打针""不疼"等暗示性语言
- 应急准备:备条干净毛巾防止孩子紧张流口水
儿童口腔科医生都有专门对付"小患者"的办法,家长不用过度焦虑。
五、特别提醒:这些误区要避开
① "乳牙反正要换"——错!乳牙要使用6-10年
② "孩子自己会刷牙"——8岁以下儿童很难刷干净后槽牙
③ "吃糖才会蛀牙"——饼干、果汁等黏性食物危害更大
④ "牙不疼不用看"——很多问题早期没有明显症状
孩子的牙齿就像小树苗,小时候扶正了,长大才能挺拔健康。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帮助孩子养成受益终生的护牙习惯。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儿童口腔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