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外科手术全解读:这6种情况需要及时治疗
早上刷牙时突然牙龈肿痛,智齿位置隐隐作痛,吃饭时下巴发出异响...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,可能预示着需要口腔外科干预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,带您了解这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医疗领域。
一、什么是口腔外科?
简单来说,口腔外科就是解决牙齿、牙槽骨、颌面部需要手术处理问题的医学分支。不同于普通牙科的治疗椅操作,口腔外科医生更像是"口腔建筑师",处理更复杂的结构性问题。
二、6种常见情况需要就诊
1. 智齿闹脾气
约70%的人会遇到智齿生长问题。当出现反复发炎、挤压邻牙或形成囊肿时,建议在18-25岁黄金期处理。
2. 牙齿受伤"下岗"
因外伤导致牙齿完全脱落时,30分钟内将牙齿保存在生理盐水或牛奶中就医,仍有再植可能。
3. 颌面部的"交通事故"
面部骨折后可能出现咬合错乱、张口受限,需在伤后2周内进行复位固定。
4. 口腔里的"不速之客"
颌骨囊肿、唾液腺结石等病变,早期干预可以避免更大创伤。
5. 种植牙前的"地基工程"
骨量不足时需要行植骨手术,就像盖房子前要先打地基。
6. 影响生活的"小毛病"
反复发作的腮腺炎、顽固性口腔溃疡等,可能都需要外科手段介入。
三、手术前后要知道的事
术前准备:
- 避开生理期、感冒期
- 提前做好血常规等基础检查
- 术前一晚充足睡眠
术后护理:
- 24小时内不要漱口刷牙
- 前3天冰敷,后3天热敷
- 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
- 出现持续出血立即复诊
特别提醒: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,做好用药调整。
四、关于麻醉的常识
局部麻醉是常用的方式,就像打针时的轻微刺痛。复杂手术可能选择全麻,现代麻醉技术相当成熟,术前评估合格的情况下风险可控。
五、如何选择就诊机构
建议优先考虑:
- 具备口腔颌面外科资质的医疗机构
- 使用一次性灭菌器械的诊室
- 能完善术前检查的医院
- 术后有回访服务的机构
后提醒:口腔问题切忌拖延,早检查早干预,往往能获得更好治疗。如果这篇文章解答了您的疑问,欢迎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。